“山村通了幸福路,家家户户笑开颜!”全国人大代表、普安县江西坡镇农民韦波谈起“组组通”给山村带来的变化,激动不已。
“山间舞白练,脱贫路更宽,致富不忘恩,百姓笑开颜。”随着贵州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全面实施,韦波所在的江西坡镇乡亲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特殊的地理条件使普安茶叶早于其它地区10到20天上市,是名副其实的“黔茶第一春”。然而,过去由于交通制约,农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韦波和乡亲们吃尽苦头。“虽然是茶产业核心区,江西坡村民种茶、采茶、卖茶都不方便,上山都是走路去,有的茶园很远,没采多少就要忙着往回赶路。路不好,茶商也不愿进来……”
作为民生工程“最后一公里”的“组组通”,普安县共实施公路项目166个、317.28公里,在2018年底实现了农村组组通,提前一年完成“三年大决战”任务。
“现在好了,组组都通路,加上串户路,乡亲们骑着电瓶车去采茶呢!”
路通百事兴。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扶贫支柱重点产业,普安县茶叶已发展到14.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9.1万亩。
“真是公路一通,财路就通。春节前,我们江西坡茶山上,每天各地茶商云集,交易红红火火!”
今年1月以来,在江西坡万亩茶园内,茶农骑着电瓶车来回穿梭,各地茶商进村入户收茶青,茶青价格同比上涨20%,还创造了春茶日销售最高40吨、产值240万元的记录。截至2月底,普安茶青产量546.5吨,产值4232万元。全县7022户茶农中有贫困户2354户,有的卖春茶收入就突破1万元。如果加上夏秋茶,预计今年茶青收入每亩可达到6000到7000元,茶农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
茶山靓,茶农笑。随着普安红名气越来越响,持续产销两旺,乡亲们种茶致富、依托茶产业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依托独特的茶资源和茶文化,以及高速公路、沪昆高铁穿境而过等条件,普安县在江西坡镇规划建设茶源小镇,作为黔西南州“茶旅一体”重点建设项目,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重要旅游景区。
以通组公路为线,江西坡联盟村茶神谷、青山镇哈马村四球古茶树王、白沙乡白水瀑布等景点,被串成这条线上的“珍珠”,一些村民开始吃上“旅游饭”。
韦波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关心普安,同时诚邀大家到“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普安做客,探秘世界茶源,品尝古茶韵味,探访夜郎古风。(查必芳 黄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