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望谟

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打岩村的感恩春联(文)

更新:2019-3-7 08:56|编辑:柏杨|浏览:1138|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习主席。”  这副红纸黑字、字迹工整、仍然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春联,端正地 ...
  “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习主席。”

  这副红纸黑字、字迹工整、仍然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春联,端正地贴在正门两边,门楣上的横批为“共产党好”。

  正门两侧,各有一道脚门,脚门上的春联,写的也是歌颂改革发展、充满感恩奋进情怀的内容。其中一副这样写道:“不忘初心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大格局,牢记使命全面创新区域发展新思路”,横批为“生态宜居”。

  这幢两层的楼房,位于横穿寨子的公路右侧,从公路上到楼房前面,先要从侧面通过。侧面的山墙,也有一道门,这道门上的春联,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千好万好不如政府领导好”,横批为“党恩赐福”。

  是谁把这些表达民众心声、紧扣时代脉搏的内容,写进了辞旧迎新的春联?原来是望谟县石屯镇打岩村的村委会主任宋坤彬。

  2月21日,元宵节后的第二天,记者来到属于极贫村的打岩村采访。无意之间看到宋坤彬家门上的春联,与众不同,比较朴素,仔细一看,才发现全是他源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自创作品。很有意思的是,文字水平不错的宋坤彬,还在厨房大门两边,留下了“白饭青菜留美味,紫茄红苋有余香”,横批为“家常便饭”的春联,可谓感时而咏、因事而作,饶有趣味。

  即将年届不惑的宋坤彬,2000年7月高中毕业后,未能与大学结缘,因家庭经济困难,他没有继续补习,却成了桑郎糖厂农务科的一名职工。为了发展甘蔗生产、解决厂里的原料问题,他长期在村寨之间往来奔走。四年后糖厂倒闭,他强忍离亲别故、远离家乡的无奈和痛苦,和村子里众多的左邻右舍一样,成了外出务工大军的一员,加入浩浩荡荡的东进南下队伍,先后在广东珠海、深圳、汕尾和山东烟台等地的建筑工地,从事支模和搭外架等劳动,虽然辛苦,收入也还勉强。一晃十年过去,他用辛苦积攒的钱,修建了一幢两层的楼房,初步实现了安居的梦想。考虑到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年事渐高的老人和陪伴孩子读书,加上家乡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建筑工程到处都是,因此2013年春节过后,他选择就近在望谟县城务工。因为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他不仅顺利地揽到了正在建设的关山月酒店的支模等工程,而且还组建了一个团队,把曾经一起外出的杨秀木、石永祥、汪喜江、黄仕海等左邻右舍团结在身边,共同打拼,使他们都和自己一样,率先摆脱了贫困,成了其他村民们心目中敢闯敢干的能人。

  2017年初,村级班子换届,曾经担任过村委会副主任的寨老刘孟怀和许多村民,推荐和建议他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因为大家都认定,宋坤彬不仅年轻有为、头脑灵活、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还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是村民当中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不二人选。但宋坤彬却没有抱任何信心。出乎意料的是,选举结果公布后,他顺利地以高票当选。刘孟怀怕他初次接触村委会工作,有畏难情绪,语重心长地谆谆嘱咐:“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要虚心好学,很快就会进入角色。现在的政策很好,你又年轻有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就指望你们了……”这时他才感到,村民们的信任,原来是搁在自己肩上一副并不轻松的担子。他点点头,用坚定的语气说:“既然大家把我推举出来,我就一定竭尽全力!”

  当时,宋坤彬团队承揽的望谟汇金财富广场木工工程尚未完工,宋坤彬想两头兼顾,确保丰厚的收入不受影响。但村里繁杂的事务,使他无法抽身,他只好全权交给杨秀木和黄仕海等人去完成,自己全身而退,和村级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准贫困对象识别、产业项目实施、村组公路建设等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宋坤彬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从当了村委会主任,自己整天连轴转,连双休日都没有。妻子有时累了,也会抱怨说:工资不高,管的事情却不少。不过总体上她是很支持我的选择。我是一个喜欢干事创业的人,不想虚度光阴,能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又能以带头人的身份,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我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和艰巨。我觉得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绩,干得问心无愧,不负众望。”

  打岩村是一个苗族同胞聚居的石山半石山区,缺水少土,自然环境不好,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全村5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共有364户1425人。通过县、乡及相关部门多年持续不断的支持和众乡亲的努力,该村贫困对象逐渐减少,2018年,87户297人成功退出贫困行列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下民政兜底的23户74人。这些对象要么因为身体残疾,要么家庭成员中有人大病在身,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缺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跨入2019年,打岩村实际已经出列,不再属于极度贫困村。

  不过宋坤彬和村委会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一样,大家心里很清楚,因为基础薄、底子差,要巩固取得的成绩并不断提高水平,筑牢村民们返贫的防线,依然任重道远。因此,他们始终全力以赴,再接再厉。目前,通过来自省发改委的挂职副县长杨存杰的努力,山东万达集团捐资100万元,注入村里原有的养蜂场,成立了“官磊甜蜜蜜养蜂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后,吸收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己经连续两年分红30余万元,发放临时务工劳务费10万余元。同时,利用扶贫资金50万元,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有32户精准扶贫对象参股,目前存栏生猪500多头,由懂经营善管理的返乡务工人员高玉宽负责经营管理。另外,全村在拥有传统经果林油茶1440亩、板栗686亩的基础上,还从当地气候、土质等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种植柠檬200亩。

  记者在宋坤彬家所住的弄乱组看到,总投资950万元,包据雨污分流、151户房屋立面改造、串户路硬化、庭院规范种植、通道绿化、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环境综合整治、150亩食用玫瑰种植和粗加工等内容在内的乡村振兴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景象,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身为村委会主任的宋坤彬,切身感受了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亲眼目睹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倾心帮扶下,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村容寨貌、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村民生活质量发生的巨大变化,情感深受触动,灵感得到激发,情不自禁地想通过春联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闻、思考和感悟,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崇高敬仰和由衷感恩。学生时代,宋坤彬的语文成绩很好,语言天赋不错,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早在去年春节,他就开始将自己的这种情感和思考,诉诸春联。其中两副,是这样写的:“扶贫政策照亮千家万户,改革春风吹红四面八方”,横批为“感谢党恩”;“缺资金发展愁眉苦脸,特惠贷落地喜笑颜开”,横批为“旧貌新颜”。如果前一副比较宏观和抽象,那么后一副则从小处入手,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得到帮扶贷款前后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身为村委会主任,宋坤彬通过春联表达的心声,无疑也是打岩村全体村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声。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望谟

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打岩村的感恩春联(文)

  • 编辑:柏杨浏览:1138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精准扶贫见成效感谢共产党,勤劳致富建家业不忘习主席。”

      这副红纸黑字、字迹工整、仍然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春联,端正地贴在正门两边,门楣上的横批为“共产党好”。

      正门两侧,各有一道脚门,脚门上的春联,写的也是歌颂改革发展、充满感恩奋进情怀的内容。其中一副这样写道:“不忘初心科学规划乡村振兴大格局,牢记使命全面创新区域发展新思路”,横批为“生态宜居”。

      这幢两层的楼房,位于横穿寨子的公路右侧,从公路上到楼房前面,先要从侧面通过。侧面的山墙,也有一道门,这道门上的春联,更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千好万好不如政府领导好”,横批为“党恩赐福”。

      是谁把这些表达民众心声、紧扣时代脉搏的内容,写进了辞旧迎新的春联?原来是望谟县石屯镇打岩村的村委会主任宋坤彬。

      2月21日,元宵节后的第二天,记者来到属于极贫村的打岩村采访。无意之间看到宋坤彬家门上的春联,与众不同,比较朴素,仔细一看,才发现全是他源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自创作品。很有意思的是,文字水平不错的宋坤彬,还在厨房大门两边,留下了“白饭青菜留美味,紫茄红苋有余香”,横批为“家常便饭”的春联,可谓感时而咏、因事而作,饶有趣味。

      即将年届不惑的宋坤彬,2000年7月高中毕业后,未能与大学结缘,因家庭经济困难,他没有继续补习,却成了桑郎糖厂农务科的一名职工。为了发展甘蔗生产、解决厂里的原料问题,他长期在村寨之间往来奔走。四年后糖厂倒闭,他强忍离亲别故、远离家乡的无奈和痛苦,和村子里众多的左邻右舍一样,成了外出务工大军的一员,加入浩浩荡荡的东进南下队伍,先后在广东珠海、深圳、汕尾和山东烟台等地的建筑工地,从事支模和搭外架等劳动,虽然辛苦,收入也还勉强。一晃十年过去,他用辛苦积攒的钱,修建了一幢两层的楼房,初步实现了安居的梦想。考虑到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年事渐高的老人和陪伴孩子读书,加上家乡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建筑工程到处都是,因此2013年春节过后,他选择就近在望谟县城务工。因为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技术,他不仅顺利地揽到了正在建设的关山月酒店的支模等工程,而且还组建了一个团队,把曾经一起外出的杨秀木、石永祥、汪喜江、黄仕海等左邻右舍团结在身边,共同打拼,使他们都和自己一样,率先摆脱了贫困,成了其他村民们心目中敢闯敢干的能人。

      2017年初,村级班子换届,曾经担任过村委会副主任的寨老刘孟怀和许多村民,推荐和建议他参加村委会主任竞选。因为大家都认定,宋坤彬不仅年轻有为、头脑灵活、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还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是村民当中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不二人选。但宋坤彬却没有抱任何信心。出乎意料的是,选举结果公布后,他顺利地以高票当选。刘孟怀怕他初次接触村委会工作,有畏难情绪,语重心长地谆谆嘱咐:“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要虚心好学,很快就会进入角色。现在的政策很好,你又年轻有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就指望你们了……”这时他才感到,村民们的信任,原来是搁在自己肩上一副并不轻松的担子。他点点头,用坚定的语气说:“既然大家把我推举出来,我就一定竭尽全力!”

      当时,宋坤彬团队承揽的望谟汇金财富广场木工工程尚未完工,宋坤彬想两头兼顾,确保丰厚的收入不受影响。但村里繁杂的事务,使他无法抽身,他只好全权交给杨秀木和黄仕海等人去完成,自己全身而退,和村级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准贫困对象识别、产业项目实施、村组公路建设等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宋坤彬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从当了村委会主任,自己整天连轴转,连双休日都没有。妻子有时累了,也会抱怨说:工资不高,管的事情却不少。不过总体上她是很支持我的选择。我是一个喜欢干事创业的人,不想虚度光阴,能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又能以带头人的身份,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我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和艰巨。我觉得既然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绩,干得问心无愧,不负众望。”

      打岩村是一个苗族同胞聚居的石山半石山区,缺水少土,自然环境不好,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全村5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共有364户1425人。通过县、乡及相关部门多年持续不断的支持和众乡亲的努力,该村贫困对象逐渐减少,2018年,87户297人成功退出贫困行列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下民政兜底的23户74人。这些对象要么因为身体残疾,要么家庭成员中有人大病在身,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缺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跨入2019年,打岩村实际已经出列,不再属于极度贫困村。

      不过宋坤彬和村委会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一样,大家心里很清楚,因为基础薄、底子差,要巩固取得的成绩并不断提高水平,筑牢村民们返贫的防线,依然任重道远。因此,他们始终全力以赴,再接再厉。目前,通过来自省发改委的挂职副县长杨存杰的努力,山东万达集团捐资100万元,注入村里原有的养蜂场,成立了“官磊甜蜜蜜养蜂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后,吸收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己经连续两年分红30余万元,发放临时务工劳务费10万余元。同时,利用扶贫资金50万元,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有32户精准扶贫对象参股,目前存栏生猪500多头,由懂经营善管理的返乡务工人员高玉宽负责经营管理。另外,全村在拥有传统经果林油茶1440亩、板栗686亩的基础上,还从当地气候、土质等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种植柠檬200亩。

      记者在宋坤彬家所住的弄乱组看到,总投资950万元,包据雨污分流、151户房屋立面改造、串户路硬化、庭院规范种植、通道绿化、村级文化广场建设、环境综合整治、150亩食用玫瑰种植和粗加工等内容在内的乡村振兴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景象,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身为村委会主任的宋坤彬,切身感受了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亲眼目睹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倾心帮扶下,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村容寨貌、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村民生活质量发生的巨大变化,情感深受触动,灵感得到激发,情不自禁地想通过春联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闻、思考和感悟,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崇高敬仰和由衷感恩。学生时代,宋坤彬的语文成绩很好,语言天赋不错,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早在去年春节,他就开始将自己的这种情感和思考,诉诸春联。其中两副,是这样写的:“扶贫政策照亮千家万户,改革春风吹红四面八方”,横批为“感谢党恩”;“缺资金发展愁眉苦脸,特惠贷落地喜笑颜开”,横批为“旧貌新颜”。如果前一副比较宏观和抽象,那么后一副则从小处入手,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得到帮扶贷款前后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身为村委会主任,宋坤彬通过春联表达的心声,无疑也是打岩村全体村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声。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