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兴义市方舟殡葬有限公司创建“模范职工之家”记事

更新:2019-2-15 10:29|编辑:六弦|浏览:1017|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今年1月中旬,兴义市总工会受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的委托,将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这块金灿灿的奖牌送到市方舟公司。这是他们获得的众多奖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在这个“家”里,企业文化深厚 ...
  今年1月中旬,兴义市总工会受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的委托,将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这块金灿灿的奖牌送到市方舟公司。这是他们获得的众多奖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在这个“家”里,企业文化深厚,和谐氛围浓郁。中华全国总工会这块奖牌实至名归。

  文化自信方为“魂”

  到2015年,在方舟公司的72个员工,只有2个本科生,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文化能提高人的素质,增进涵养,文化可决定企业的命运,文化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魂”。为此,方舟公司总经理杨远康把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看得至关重要。

  2017年初,公司拿出8万多元钱,到云南购进了4000册图书。加上之前购买的3000多册图书,图书总量达7000册。员工按照公司的要求,把读书、写作作为一种爱好,职工工余时间在“职工书屋”、在家读书、写作的氛围前所未有。

  “虽然每天工作繁忙,下班回家也要看看书,写写心得或者稿子。坚持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写的字越来越工整了,文字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进入公司以来,我学到很多文化知识。”员工张鑫兴奋地说。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张鑫撰写的读书笔记有200多篇。

  “总公司办的万峰电力报,开始一年只要我们见报10多篇稿子,后来一年要我们见报20到30篇稿子。一个小公司哪有这么多新闻,咋整?”杨远康想打“擦边球”。于是,他找到电力报总编:“我们没得这么多新闻,写散文行不行?”“可以啊。”得到许可,杨远康就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上,要求员工学写散文。同时,公司也出台了各级媒体用稿后的激励措施。

  2016年,国家民政部《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开展“我爱我的岗位”征文活动。杨吉文、杨青等9个员工的作品入选并获奖。2016年12月,他们到厦门参加公益时报社举办的表彰会。公司被报社授予“重视新闻工作典范”的荣誉。全员写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写稿的激情高涨,公司更多员工参与了该报“我的人生美好记忆”“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活动。2016年、2017年、2018年,该报社编辑部编印的《我爱我的岗位》《我的人生美好记忆》《我爱我的家乡》三本书,收录了方舟公司员工的182篇作品。

  由总经理杨远康创作,员工宋琨、胡丽华、向辉等演出,反映公司第一书记在驻村帮扶贫困户中,宣传国家殡葬改革的微电影《走出老凼子》,2017年5月26日,在中国殡葬周刊第二次专委会上首映,引起广泛关注。2018年5月26日,《走出老凼子》在山东枣庄“‘中国梦’扶贫攻坚影视盛典”上荣获剧情类一等奖。参加演出的员工实现一次从“看电影到演电影”的华丽转身。

  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公司员工自编自演,反映公司驻村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艾产业的小品《艾绒》、音画歌舞《驻村书记》,在金州电力两年的春晚演出中,凭着“自创、自排、自演”在20多个节目中比拼胜出,分别获得第一、二名。

  “学习文化不能改变你的起点,但一定能改变你的终点。”在员工罗正涛的心里,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如今,文化自信在方舟员工的身上活灵活现,成为动力。

  和谐友善才是“家”

  在公司领导层看来,员工的盼望,就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而在员工看来,服从安排听指挥,让份内工作出彩,就是他们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家”更温暖,更有“人情味”。

  全员开始学习写作后,大家都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于是,公司领导多次到州文联和新闻单位邀请专家,对员工进行新闻、文学写作培训。到州文联争取,为25个员工办理了会员证,并让他们先后两次参加了全州较高规格的文学写作培训。同时,请来贵州省作协会员陈翰辉,在为员工作品润色的同时,指导员工在实战中提高写作水准。

  公司还多方联系,请来省作协和州笔山诗词研究会的30多个会员到班组采风,再将他们身临其境后创作的近百篇作品,编辑成《作家眼里的方舟》,让员工在回顾自己的言行中学习,不断夯实写作功底。

  “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愿明年的今天工资翻番。”“愿儿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等。职工这些愿望都不高,却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站在员工的“心愿树”前,杨总说:“2018年,我们分‘员工、班组长、中层副职、中层正职’四档,分别增加300元、400元、500元、600元不等的‘月薪’。2019年1月22日,公司董事会决定,2019年给每个员工每月平均增加400元的工资。”这是收入往一线倾斜,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让领导和员工更加和谐友善。

  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李鲁黔选择殡葬工作后,朋友、家人觉得不可思议,劝他放弃这份工作。此时一个从事20多年殡葬工作的前辈对他说:“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出色地让‘逝者安宁,家属心安’。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你就会很有成就感。”就是前辈的这句话,让他留了下来,把方舟公司作为家。至今10年,他已经为6000多个逝者服务,让近4万个生者的心灵得到了最好的抚慰。

  从电力“使者”转身为“殡葬人”的晏明涛,面对以山为伴,以坟为伍,有时也感到孤独、寂寞。公司罗副总真诚地关心他道:“明涛,干一行爱一行。现在你有大把的时间,不妨研究一下文化,提高自己对你将来大有益处。”经过认真的读书、写作,他进步很快。2015年,他成为公司中层干部,带领手下的“兄弟姐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属,用耐心办理和完善丧葬流程,用热心接待前来咨询的客户,用细心把手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用诚心为家属料理事务,他的真心付出,受到广大逝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2006年,员工赵娟从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跳槽到“守护人生的最后驿站”。“我不后悔当初的挑战和选择。送逝者最后一程是我的骄傲,也是我最美好的经历。虽然辛苦,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这里是我最好的‘家’。”

  “节假日、业余时间有种类繁多的乒乓球、篮球,象棋、跳棋、围棋,拔河、歌咏比赛等活动,这个‘家’让我们过得丰富充实。”这是职工张恩隆的工作感言。10年来,张恩隆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只为实现“用最细碎而平凡的每一天、每一刻”来爱岗敬业,践行职业道德。2015年,他因此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建言创新我的“责”

  “建议实行军事化管理。”“调配资源,让一人多能,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设总调度室,加强人力调度,搞好服务。”“硬化基础,搞好环境卫生。”

  围绕舒朗、李敏、周潮勇、张贤娥等众多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去年,方舟公司的工作实现了“四个创新”:

  拓展更多业务。接管阿波尔公司灵堂布置、花制作、出殡礼仪等。员工虽然忙点、累点。但个人有提成,公司增加收入,大家都高兴。

  军事化管理。去年4、5月份,公司全员分两次,在巴结半岛开展为期12天的封闭式军训。聘请军训专家,从5月开始,周一至周五检查每天早上20分钟的军训。收到的效果是:员工服从、快捷、守时、团结、刻苦的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得到大大提高,实现“多赢”。

  卫生运动成常态。一方面,将1.2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进行油化后,分为6个区域,清扫、保洁责任到班组、科室。随机督查。发现烟头、垃圾与“月薪”挂钩。墓区卫生承包给黔清保洁公司负责,环境清洁状况大为改善。

  培养多能员工。开展以“一人多能”为目的综合技能培训,并通过考试、实操比赛,增强员工本领。去年8月,成立总调度室。“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援军’”。公司综合、快捷、优质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

  “昨天,我努力了。明天,我将更加努力。”员工胡丽华一句直白的话,代表了兴义方舟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声。(雷文明)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兴义市方舟殡葬有限公司创建“模范职工之家”记事

  • 编辑:六弦浏览:1017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今年1月中旬,兴义市总工会受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的委托,将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这块金灿灿的奖牌送到市方舟公司。这是他们获得的众多奖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块。在这个“家”里,企业文化深厚,和谐氛围浓郁。中华全国总工会这块奖牌实至名归。

      文化自信方为“魂”

      到2015年,在方舟公司的72个员工,只有2个本科生,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文化能提高人的素质,增进涵养,文化可决定企业的命运,文化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魂”。为此,方舟公司总经理杨远康把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看得至关重要。

      2017年初,公司拿出8万多元钱,到云南购进了4000册图书。加上之前购买的3000多册图书,图书总量达7000册。员工按照公司的要求,把读书、写作作为一种爱好,职工工余时间在“职工书屋”、在家读书、写作的氛围前所未有。

      “虽然每天工作繁忙,下班回家也要看看书,写写心得或者稿子。坚持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写的字越来越工整了,文字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进入公司以来,我学到很多文化知识。”员工张鑫兴奋地说。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张鑫撰写的读书笔记有200多篇。

      “总公司办的万峰电力报,开始一年只要我们见报10多篇稿子,后来一年要我们见报20到30篇稿子。一个小公司哪有这么多新闻,咋整?”杨远康想打“擦边球”。于是,他找到电力报总编:“我们没得这么多新闻,写散文行不行?”“可以啊。”得到许可,杨远康就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上,要求员工学写散文。同时,公司也出台了各级媒体用稿后的激励措施。

      2016年,国家民政部《公益时报·中国殡葬》开展“我爱我的岗位”征文活动。杨吉文、杨青等9个员工的作品入选并获奖。2016年12月,他们到厦门参加公益时报社举办的表彰会。公司被报社授予“重视新闻工作典范”的荣誉。全员写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写稿的激情高涨,公司更多员工参与了该报“我的人生美好记忆”“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活动。2016年、2017年、2018年,该报社编辑部编印的《我爱我的岗位》《我的人生美好记忆》《我爱我的家乡》三本书,收录了方舟公司员工的182篇作品。

      由总经理杨远康创作,员工宋琨、胡丽华、向辉等演出,反映公司第一书记在驻村帮扶贫困户中,宣传国家殡葬改革的微电影《走出老凼子》,2017年5月26日,在中国殡葬周刊第二次专委会上首映,引起广泛关注。2018年5月26日,《走出老凼子》在山东枣庄“‘中国梦’扶贫攻坚影视盛典”上荣获剧情类一等奖。参加演出的员工实现一次从“看电影到演电影”的华丽转身。

      2018年底至2019年初,公司员工自编自演,反映公司驻村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艾产业的小品《艾绒》、音画歌舞《驻村书记》,在金州电力两年的春晚演出中,凭着“自创、自排、自演”在20多个节目中比拼胜出,分别获得第一、二名。

      “学习文化不能改变你的起点,但一定能改变你的终点。”在员工罗正涛的心里,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如今,文化自信在方舟员工的身上活灵活现,成为动力。

      和谐友善才是“家”

      在公司领导层看来,员工的盼望,就是他们工作的重点。而在员工看来,服从安排听指挥,让份内工作出彩,就是他们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家”更温暖,更有“人情味”。

      全员开始学习写作后,大家都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于是,公司领导多次到州文联和新闻单位邀请专家,对员工进行新闻、文学写作培训。到州文联争取,为25个员工办理了会员证,并让他们先后两次参加了全州较高规格的文学写作培训。同时,请来贵州省作协会员陈翰辉,在为员工作品润色的同时,指导员工在实战中提高写作水准。

      公司还多方联系,请来省作协和州笔山诗词研究会的30多个会员到班组采风,再将他们身临其境后创作的近百篇作品,编辑成《作家眼里的方舟》,让员工在回顾自己的言行中学习,不断夯实写作功底。

      “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愿明年的今天工资翻番。”“愿儿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等。职工这些愿望都不高,却围绕一个“钱”字展开。站在员工的“心愿树”前,杨总说:“2018年,我们分‘员工、班组长、中层副职、中层正职’四档,分别增加300元、400元、500元、600元不等的‘月薪’。2019年1月22日,公司董事会决定,2019年给每个员工每月平均增加400元的工资。”这是收入往一线倾斜,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让领导和员工更加和谐友善。

      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李鲁黔选择殡葬工作后,朋友、家人觉得不可思议,劝他放弃这份工作。此时一个从事20多年殡葬工作的前辈对他说:“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出色地让‘逝者安宁,家属心安’。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你就会很有成就感。”就是前辈的这句话,让他留了下来,把方舟公司作为家。至今10年,他已经为6000多个逝者服务,让近4万个生者的心灵得到了最好的抚慰。

      从电力“使者”转身为“殡葬人”的晏明涛,面对以山为伴,以坟为伍,有时也感到孤独、寂寞。公司罗副总真诚地关心他道:“明涛,干一行爱一行。现在你有大把的时间,不妨研究一下文化,提高自己对你将来大有益处。”经过认真的读书、写作,他进步很快。2015年,他成为公司中层干部,带领手下的“兄弟姐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属,用耐心办理和完善丧葬流程,用热心接待前来咨询的客户,用细心把手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用诚心为家属料理事务,他的真心付出,受到广大逝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2006年,员工赵娟从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跳槽到“守护人生的最后驿站”。“我不后悔当初的挑战和选择。送逝者最后一程是我的骄傲,也是我最美好的经历。虽然辛苦,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这里是我最好的‘家’。”

      “节假日、业余时间有种类繁多的乒乓球、篮球,象棋、跳棋、围棋,拔河、歌咏比赛等活动,这个‘家’让我们过得丰富充实。”这是职工张恩隆的工作感言。10年来,张恩隆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只为实现“用最细碎而平凡的每一天、每一刻”来爱岗敬业,践行职业道德。2015年,他因此获得“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建言创新我的“责”

      “建议实行军事化管理。”“调配资源,让一人多能,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设总调度室,加强人力调度,搞好服务。”“硬化基础,搞好环境卫生。”

      围绕舒朗、李敏、周潮勇、张贤娥等众多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去年,方舟公司的工作实现了“四个创新”:

      拓展更多业务。接管阿波尔公司灵堂布置、花制作、出殡礼仪等。员工虽然忙点、累点。但个人有提成,公司增加收入,大家都高兴。

      军事化管理。去年4、5月份,公司全员分两次,在巴结半岛开展为期12天的封闭式军训。聘请军训专家,从5月开始,周一至周五检查每天早上20分钟的军训。收到的效果是:员工服从、快捷、守时、团结、刻苦的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得到大大提高,实现“多赢”。

      卫生运动成常态。一方面,将1.2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进行油化后,分为6个区域,清扫、保洁责任到班组、科室。随机督查。发现烟头、垃圾与“月薪”挂钩。墓区卫生承包给黔清保洁公司负责,环境清洁状况大为改善。

      培养多能员工。开展以“一人多能”为目的综合技能培训,并通过考试、实操比赛,增强员工本领。去年8月,成立总调度室。“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援军’”。公司综合、快捷、优质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

      “昨天,我努力了。明天,我将更加努力。”员工胡丽华一句直白的话,代表了兴义方舟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声。(雷文明)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