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摘穷帽——万峰湖退渔还湖转产上岸实施绿色发展记事

更新:2019-2-15 09:46|编辑:六弦|浏览:1077|评论: 0 |来源: 黔西南日报
摘要:  万峰湖湾畔“人放天养”库湾生态养鱼现场,水清鱼跃;梅家湾、南龙岸基循环水养鱼基地,高效高产;芒果、柠檬、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种植基地,连片成林……走进兴义市南盘江镇,养殖、种植产业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 ...
  万峰湖湾畔“人放天养”库湾生态养鱼现场,水清鱼跃;梅家湾、南龙岸基循环水养鱼基地,高效高产;芒果、柠檬、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种植基地,连片成林……走进兴义市南盘江镇,养殖、种植产业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原来网箱养鱼户最多、涉及面积最广、污染程度最深的南盘江镇辖区流域,经过“清网行动”综合整治后,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精品水果种植等新业态,让上岸渔民有活干、转产不减收。

  在万峰湖水域涉及到的沿线乡镇,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种养业、服务业等,有效承接退渔还湖后的渔民就业、增收、生计问题,让万峰湖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鱼肥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红利。

  共享生态养殖发展“红利”

  据2017年统计,万峰湖黔西南州水域有非法网箱养鱼面积7072亩,养殖户1367户,涉及我州兴义市南盘江、泥凼、沧江、洛万、三江口和安龙县万峰湖共计6个乡镇水域的12233户36000多人,其中部分群众“靠水吃水”,或投资网箱养殖、或在养殖场务工赚钱。万峰湖库区网箱养鱼等业态的无序快速发展且规范化程度低、大量投放饲料,导致水质逐年恶化、水体富养化程度日趋严重,一些水域严重缺氧,多次发生大面积鱼死现象。

  兴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长钟世友介绍,2018年之前,兴义市有养鱼网箱1024户、362.2万平方米,年投入饲料约5.6万吨,湖面上还充斥着大量的网箱管理棚、钓鱼棚、水上餐厅、船舶等,油污、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湖中,沿湖分布的20个行政村、3.4万人生产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物向湖中排放,加剧了水质恶化,对万峰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于2017年7月启动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以全面取缔网箱为重点的“清网行动”,彻底整治万峰湖黔西南水域。截至2018年4月15日,1367户网箱养殖户104.4万口467万平米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影响水体水质的最关键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如何让退渔还湖的上岸的群众实现转产增收?兴义市、安龙县成立转产专班,组织养殖户到四川湄山和省内贵阳、安顺等地考察学习岸基养鱼、库湾生态养鱼、胡蜂养殖等养殖技术和岸上百香果、花卉、香蕉、食用菌等种植业发展经验,同时利用脱贫攻坚契机,围绕打造环湖路、发展环湖旅游等,规划发展水上和沿湖生态旅游业,大力推动万峰湖治理成果全民共享。

  目前,由贵州万峰湖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万峰湖拦库湾生态养殖项目,已建成库湾生态养殖项目16个,带动务工人员300多人,并将贫困户、后靠移民户和有意愿的现有养殖户纳入公司,量化股比参与分红,保障养殖户切身利益,让沿湖群众共享生态养殖红利。

  “2018年3月,将自家经营了五年的100多口网箱拆除后,我与老婆在润丰库湾生态养鱼场务工,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有6000来块钱的收入,算下来比自己养鱼还划得来。”家住南盘江镇田寨村的原网箱养殖户岑尚党,说起现在务工收入情况很是满意。

  “我在这里上班每个月有2500元的保底工资,还管一日三餐,工作环境也很好,真的很不错。”同样也是在万峰湖搞网箱养殖的李朝兴,对如今在南盘江镇润龙湾“水上世界”当“水手”的工作很是珍惜,每天为游客驾驶帆船、皮划艇、摩托艇,对他来说是“人尽其才”,一样在水上作业。

  据了解,在南盘江镇水域内从事小型网箱养鱼的当地村民中,大多与岑尚党、李朝兴情形相似,他们响应政府退渔还湖号召,拆除网箱,从事其他工作,收入并没有减少。

  记者从南盘江镇政府了解到,该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利用综合整治后的万峰湖,通过发展库湾生态养殖、岸基水产养殖等带动渔民就业增收。目前,该镇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岸基水产养殖南龙村基地,占地面积17.37亩,建设养殖箱体46个,年产量达46万公斤成鱼;梅家湾村基地占地面积72.6亩,建设养殖箱体180个,年产约180万公斤成鱼。两个岸基养鱼基地即将完工,年内可实现箱体投苗饲养,投产后将带动更多的上岸渔民务工增收。

  在兴义市赵家渡村的集装箱循环水养鱼基地,工人们正在向一个个绿色箱体里养殖的罗非鱼、加州鲈鱼、翡翠斑鱼添加饲料。这个由贵州万峰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岸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目前有近百个集装箱,年产成鱼三四十万斤,带动就业人员30余名。随着该循环水养殖系统扩建与推广,将带动更多的上岸群众及贫困户就业增收。

  钟世友表示,兴义市大力推行的“库湾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库基循环水养殖”等绿色养殖方式,规范了养殖秩序,实现了水清业兴、鱼质好价格高、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等多重效应,真正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

  实施“五个一万亩”向青山要“金山”

  “我们公司在南盘江镇红椿村流转土地种植优质柠檬500多亩,目前已经进入挂果期,2018年初又与黔农汇公司合作,在南盘江镇箐口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柠檬,目前长势良好。按照目前市场价估算下来,进入盛果期后,一亩柠檬可实现产值10000多元。”

  贵州龙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杨生财如是介绍。柠檬种植在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从移栽、除草到后期管理、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用工,进而为当地渔民及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兴义市积极将万峰湖退渔还湖综合整治、养殖户上岸转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在实施水产养殖的同时,通过打造早熟蔬菜基地,实施“五个1万亩”(芒果、柠檬柑橘类、澳洲坚果、芭蕉、五星枇杷各1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做强生态产业促民增收。该市按照“一鸡一草一畜两果三叶百花”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沿湖乡镇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早熟蔬菜4.5万亩,覆盖农户2.2万户,助推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现“利益损失最小化,矛盾解决最大化,网箱拆除和谐化”的目标。

  在“五个一万亩”的沿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兴义市以南盘江镇为核心区域,带动湖岸农户全程参与精品果园建、管、收、运各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规划到2019年,将建成覆盖则戎、泥凼、仓更等8个沿江乡镇10万亩精品水果产业带,形成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精品水果产业体系,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同时,为退渔还湖的广大渔民提供大量务工岗位。

  “我镇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加快‘五个一万亩’精品水果产业的打造,实现9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全覆盖,让上岸转产渔民及全镇2万多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调结构、走新路、摘穷帽,南盘江镇镇长岑国仲信心满满。

  安龙县万峰湖镇为合理安排好养殖户转产转业,编制了渔民上岸畜禽产业规划、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确保180户渔民上岸转产不减收。该镇在“一头猪、一朵菌、一条鱼、一个果”产业发展项目规划中,已建成2个温氏养猪场,3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2000万元的岸基循环水高效渔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场平工程,投产后,可为沿江村组养鱼户实现每年40000元的稳定收入。

  目前,万峰湖镇已种植百香果1700亩,正在打造总面积为5000亩的万峰湖百香果产业园;已实施芭蕉种植3850亩、枇杷种植700亩、沃柑种植500亩。该镇沿湖产业路已建成通车,已有160多户网箱养殖户顺利实现上岸转产。

  随着万峰湖游客越来越多,为当地老百姓及上岸渔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在政府的引导下,上岸渔民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办起了民宿客栈,有的生产加工民族刺绣旅游商品……大家都各尽其能地朝着增收致富的路子上走。

  在南盘江镇街上,岑开连、赵明辉、陈正华等村民开办的手工民族刺绣、服饰作坊初具规模,手绣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上海等国内城市,同时出口韩国等国家,带动了当地的手工刺绣业发展,让当地农村妇女在家刺绣就能赚钱。

  万峰湖退渔还湖后,岸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湖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各种新兴业态的兴起,带动了上岸渔民及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万峰湖特色的致富奔小康新路。

  万峰湖水域、南盘江沿岸,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蔡定平)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摘穷帽——万峰湖退渔还湖转产上岸实施绿色发展记事

  • 编辑:六弦浏览:1077评论: 0 黔西南日报
  •   万峰湖湾畔“人放天养”库湾生态养鱼现场,水清鱼跃;梅家湾、南龙岸基循环水养鱼基地,高效高产;芒果、柠檬、五星枇杷等精品水果种植基地,连片成林……走进兴义市南盘江镇,养殖、种植产业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原来网箱养鱼户最多、涉及面积最广、污染程度最深的南盘江镇辖区流域,经过“清网行动”综合整治后,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精品水果种植等新业态,让上岸渔民有活干、转产不减收。

      在万峰湖水域涉及到的沿线乡镇,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种养业、服务业等,有效承接退渔还湖后的渔民就业、增收、生计问题,让万峰湖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鱼肥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红利。

      共享生态养殖发展“红利”

      据2017年统计,万峰湖黔西南州水域有非法网箱养鱼面积7072亩,养殖户1367户,涉及我州兴义市南盘江、泥凼、沧江、洛万、三江口和安龙县万峰湖共计6个乡镇水域的12233户36000多人,其中部分群众“靠水吃水”,或投资网箱养殖、或在养殖场务工赚钱。万峰湖库区网箱养鱼等业态的无序快速发展且规范化程度低、大量投放饲料,导致水质逐年恶化、水体富养化程度日趋严重,一些水域严重缺氧,多次发生大面积鱼死现象。

      兴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长钟世友介绍,2018年之前,兴义市有养鱼网箱1024户、362.2万平方米,年投入饲料约5.6万吨,湖面上还充斥着大量的网箱管理棚、钓鱼棚、水上餐厅、船舶等,油污、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湖中,沿湖分布的20个行政村、3.4万人生产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物向湖中排放,加剧了水质恶化,对万峰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于2017年7月启动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以全面取缔网箱为重点的“清网行动”,彻底整治万峰湖黔西南水域。截至2018年4月15日,1367户网箱养殖户104.4万口467万平米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影响水体水质的最关键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如何让退渔还湖的上岸的群众实现转产增收?兴义市、安龙县成立转产专班,组织养殖户到四川湄山和省内贵阳、安顺等地考察学习岸基养鱼、库湾生态养鱼、胡蜂养殖等养殖技术和岸上百香果、花卉、香蕉、食用菌等种植业发展经验,同时利用脱贫攻坚契机,围绕打造环湖路、发展环湖旅游等,规划发展水上和沿湖生态旅游业,大力推动万峰湖治理成果全民共享。

      目前,由贵州万峰湖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万峰湖拦库湾生态养殖项目,已建成库湾生态养殖项目16个,带动务工人员300多人,并将贫困户、后靠移民户和有意愿的现有养殖户纳入公司,量化股比参与分红,保障养殖户切身利益,让沿湖群众共享生态养殖红利。

      “2018年3月,将自家经营了五年的100多口网箱拆除后,我与老婆在润丰库湾生态养鱼场务工,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有6000来块钱的收入,算下来比自己养鱼还划得来。”家住南盘江镇田寨村的原网箱养殖户岑尚党,说起现在务工收入情况很是满意。

      “我在这里上班每个月有2500元的保底工资,还管一日三餐,工作环境也很好,真的很不错。”同样也是在万峰湖搞网箱养殖的李朝兴,对如今在南盘江镇润龙湾“水上世界”当“水手”的工作很是珍惜,每天为游客驾驶帆船、皮划艇、摩托艇,对他来说是“人尽其才”,一样在水上作业。

      据了解,在南盘江镇水域内从事小型网箱养鱼的当地村民中,大多与岑尚党、李朝兴情形相似,他们响应政府退渔还湖号召,拆除网箱,从事其他工作,收入并没有减少。

      记者从南盘江镇政府了解到,该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利用综合整治后的万峰湖,通过发展库湾生态养殖、岸基水产养殖等带动渔民就业增收。目前,该镇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岸基水产养殖南龙村基地,占地面积17.37亩,建设养殖箱体46个,年产量达46万公斤成鱼;梅家湾村基地占地面积72.6亩,建设养殖箱体180个,年产约180万公斤成鱼。两个岸基养鱼基地即将完工,年内可实现箱体投苗饲养,投产后将带动更多的上岸渔民务工增收。

      在兴义市赵家渡村的集装箱循环水养鱼基地,工人们正在向一个个绿色箱体里养殖的罗非鱼、加州鲈鱼、翡翠斑鱼添加饲料。这个由贵州万峰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岸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目前有近百个集装箱,年产成鱼三四十万斤,带动就业人员30余名。随着该循环水养殖系统扩建与推广,将带动更多的上岸群众及贫困户就业增收。

      钟世友表示,兴义市大力推行的“库湾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库基循环水养殖”等绿色养殖方式,规范了养殖秩序,实现了水清业兴、鱼质好价格高、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等多重效应,真正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

      实施“五个一万亩”向青山要“金山”

      “我们公司在南盘江镇红椿村流转土地种植优质柠檬500多亩,目前已经进入挂果期,2018年初又与黔农汇公司合作,在南盘江镇箐口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柠檬,目前长势良好。按照目前市场价估算下来,进入盛果期后,一亩柠檬可实现产值10000多元。”

      贵州龙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杨生财如是介绍。柠檬种植在为该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从移栽、除草到后期管理、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用工,进而为当地渔民及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兴义市积极将万峰湖退渔还湖综合整治、养殖户上岸转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在实施水产养殖的同时,通过打造早熟蔬菜基地,实施“五个1万亩”(芒果、柠檬柑橘类、澳洲坚果、芭蕉、五星枇杷各1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做强生态产业促民增收。该市按照“一鸡一草一畜两果三叶百花”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沿湖乡镇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早熟蔬菜4.5万亩,覆盖农户2.2万户,助推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现“利益损失最小化,矛盾解决最大化,网箱拆除和谐化”的目标。

      在“五个一万亩”的沿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兴义市以南盘江镇为核心区域,带动湖岸农户全程参与精品果园建、管、收、运各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规划到2019年,将建成覆盖则戎、泥凼、仓更等8个沿江乡镇10万亩精品水果产业带,形成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精品水果产业体系,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同时,为退渔还湖的广大渔民提供大量务工岗位。

      “我镇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加快‘五个一万亩’精品水果产业的打造,实现9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全覆盖,让上岸转产渔民及全镇2万多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调结构、走新路、摘穷帽,南盘江镇镇长岑国仲信心满满。

      安龙县万峰湖镇为合理安排好养殖户转产转业,编制了渔民上岸畜禽产业规划、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确保180户渔民上岸转产不减收。该镇在“一头猪、一朵菌、一条鱼、一个果”产业发展项目规划中,已建成2个温氏养猪场,3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2000万元的岸基循环水高效渔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场平工程,投产后,可为沿江村组养鱼户实现每年40000元的稳定收入。

      目前,万峰湖镇已种植百香果1700亩,正在打造总面积为5000亩的万峰湖百香果产业园;已实施芭蕉种植3850亩、枇杷种植700亩、沃柑种植500亩。该镇沿湖产业路已建成通车,已有160多户网箱养殖户顺利实现上岸转产。

      随着万峰湖游客越来越多,为当地老百姓及上岸渔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在政府的引导下,上岸渔民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办起了民宿客栈,有的生产加工民族刺绣旅游商品……大家都各尽其能地朝着增收致富的路子上走。

      在南盘江镇街上,岑开连、赵明辉、陈正华等村民开办的手工民族刺绣、服饰作坊初具规模,手绣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上海等国内城市,同时出口韩国等国家,带动了当地的手工刺绣业发展,让当地农村妇女在家刺绣就能赚钱。

      万峰湖退渔还湖后,岸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湖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各种新兴业态的兴起,带动了上岸渔民及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万峰湖特色的致富奔小康新路。

      万峰湖水域、南盘江沿岸,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蔡定平)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