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兴义市清水河镇因地制宜,依托已发展的万亩巨菌草种植基地,通过养殖大户带动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发展巨菌草生态猪养殖,辐射带动贫困户猪年发“猪财”。
这天一早,在清水河镇巨菌草生态猪养殖基地,两户贫困户来到这里挑选仔猪,养殖数量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在做好标记后,兴义市青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将两户选定的7头仔猪装上车,与村干部一起,将打扮得喜气洋洋的仔猪分别给他们送去,让他们在新年收到一份增收的希望。合作社负责人冯才正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发了100多头小猪仔给贫困户,最多的一户发了30头,最低的发了两头。
图为贫困户挑选仔猪
贫困户韦常辉家种有几亩巨菌草,今年建起新的猪舍后,他主动找上合作社,要求领养五头仔猪。合作社通过赠送一头,出栏回收时再扣除其余仔猪款的方式,带动他家养殖。冯才正把已经喂养了4个月的仔猪送到他手里,并嘱咐他怎么生态怎么养,养一年以上,不能添加饲料,到时候合作社来回收,猪价比市场价要高两块。喂巨菌草最好,一千斤草兑四百斤玉米面。
为了让贫困户规范养殖、生态养殖,镇村干部与合作社还详细向贫困户交代养殖事项,并鼓励他们安心喂养。韦常辉说:“五头猪,一分钱都没有花,我就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养,养大以后他们回收,回收以后再去拉几个来喂,接连不断地养,脱贫应该不成问题。”
合作社一边带动、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忙着拓展销路,除了生猪批量出栏外,春节期间,还通过门店的方式,销售鲜猪肉,由于是青绿饲料生态养殖,猪肉产品很快得到了消费者认可,门店生意十分红火。
钱女士今年的香肠就是在合作社的门店购买的猪肉制作而成,由于肉质好口感好她又来买五花肉,她说:“这个肉不是那么肥,口感确实好,这种肉又生态又环保,对家人身体也好。”
图为市民购买合作社门店的猪肉
去年3月,清水河镇结合全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巨菌草种植一万亩。新场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种植,并建立基地,用巨菌草试验性养殖生猪。
冯才正告诉记者,以前喂玉米时,1000多头猪每天的开销是六千元钱左右。现在喂巨菌草,也就是两千多元钱,饲料成本节约了60%。从去年5月喂到目前,效果比较好,猪不容易生病,市场反馈也好。
随着养殖效益的显现,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全部种植巨菌草,存栏生猪保持在1000头以上。养殖场年出栏成品猪1500余头,总产值超过500万元。致富不忘带动,除了长期聘请村里9名贫困户到合作社养殖基地上班外,今年养殖基地还通过带动贫困户分散养殖的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
清水河镇新场村村支书王友权说:“我们现在先把猪给贫困户养,按照合作社的指导和要求,一定以草养猪,通过这个方式,养出来的猪合作社回收,然后销向市场。这样以点带面助农增收,目前合作社已经带动了养猪户三十多户。2019年,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带动,让所有贫困户猪年多养猪,发猪财。”
冯才正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准备再增加一些黑色后备母猪,一户一个,增加两百户,明年就不用发小猪出去了。发这些后备母猪给贫困户,一窝假如有八只猪仔,一年带两窝就是十六只,假如一只仔猪卖一千多,也就差不多两万多元钱,比发猪给他们效益好。他还说,他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并希望大家猪年都有好收成,都增收致富!(李泠 徐峰 段志虎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