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望谟县实施的2107年至2019年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落下帷幕,硬化“组组通”道路994.388公里,提前1年完成了“组组通”建设目标任务。
2017年,该县尚有15个乡镇(街道)293个村民组的994.388公里的通组道路没有硬化。为疏通“毛细血管”,打通“最后1公里”,让更多群众分享交通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绿色望谟、温暖望谟、多彩望谟、锦绣望谟、港口望谟”的最大基础,抢抓省州各级部门大力帮扶的机遇,结合县情实际细化“组组通”实施方案,将3年的建设任务分解为2017年建设96个项目231.027公里,2018年建设195个项目763.361公里,通过建设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组组通”公路,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为保障“组组通”公路施工顺利进行,该县制定项目包保责任,把各年度建设任务落实到位,由20名副县级领导为乡镇(街道)包保负责人,积极向省州发改、交通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行业的沟通,申报融资贷款支持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在“组组通”公路建设中,该县还从各乡镇(街道)、县直机关单位抽调40多名干部到项目建设攻坚组工作,县交通运输局组建11个专班对施工进行指导检查,严把安全质量关,各乡镇(街道)明确联系领导、具体责任人、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形成县领导、乡镇(街道)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包保干部、村组干部共同包保的“组组通”全责任链。同时,县政府统筹协调解决通组路建设用地、砂石料场、水泥供应、炸材供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优先保障“组组通”公路建设的需求;施工单位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加人、加班、加机械设备的措施加快工程建设;县纪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每周对建设进展、工程质量等进行督查,通报相关情况。
该县实行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营造了主管部门、项目业主、乡镇政府、施工单位、督查部门通力合作的氛围,全县有25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上百部工程车积极参与通组路的建设,实现劳务增收4000多万元,同时也加快了“组组通”公路的进度。
该县郊纳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需要建设的通组路有39条共162.8公里,该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政策向极贫乡镇倾斜的机遇,及时启动通组路建设项目;边铙镇“组组通”有42个项目,总长171.149公里,由于地处边远,山高坡陡,导致工程建设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该镇党委、镇政府在整改中采取有力措施,将原来只有两个班组的施工队伍增加到11个班组施工,使全镇“组组通”建设按时完成。桑郎、昂武、麻山、油迈等6个乡镇(街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提前完成230.7公里的通组路硬化。
随着“组组通”交通网络的进村进组,该县改变了30户以上农村群众的行路难、运输难和儿童上学难状况,群众的生产观念发生了新变化,纷纷利用公路网络的优势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罗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