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兴义供电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通过简化办电流程、优化延伸界面、加强电网建设等措施,不断降低企业办电、接电、用电成本,逐步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成为贵州电网公司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样板工程”。
2018年,兴义供电局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客户电价平均每千瓦时7.07分,预计全年为黔西南州民营企业节约电费超过4500万元;同时,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51户小微企业节约设备购置费和施工费近85万元。
今年9月,兴义市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的县级市,黔西南州正在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片沃土、一块高地。
简化流程 用电更方便
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兴义供电局提出了“优化业扩流程,简化办电手续”“主动服务客户,缩短办电时间”等措施,让客户用电更加方便快捷。
兴义供电局进一步优化业扩全流程管理,简化办电手续,将低压客户用电办理环节由4个压减为2个,平均办理时间3.1个工作日,比国家标准18个工作日缩短82.8%;高压客户用电办理环节由8个压减为3个,平均办理时间36.4个工作日,比国家标准38个工作日缩短4.2%,更好地为民营企业做好供电服务。
“从申请报装到接上电,只用了16天,都没感觉到就通电了。”位于义龙新区顶效镇的天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俊介绍。此前,兴义供电局已经实现了高压业扩报装工程由60天压缩到34天。
针对“流程长、决策慢”等问题,兴义供电局多措并举,采取实施业扩报装工单“主人制”、细化业扩配套项目相关管理要求、优化高压业扩项目停电接火计划安排、实行片区客户经理制等措施,进一步压缩用电报装时间,尤其是“马上就办”的服务意识转变,对于用电营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你们的速度真快,电话刚挂没到半个小时就过来给我接电了,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晴隆县花贡镇都田村菊花加工的负责人李小龙说。
当前,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兴义供电局业扩远程报装比例由年初的88.73%提升到93.75%。
“通过南方电网95598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号,足不出户实现用电报装将成为今后的常态。”兴义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主任罗玉珍介绍说。
降低成本 用电更便宜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仅需要节约时间成本,还要节约资金成本。
2017年以来,贵州电网公司将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修编了《业扩报装及配套项目实施细则》,切实解决客户用电“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有效地降低了用电成本。而兴义供电局得到贵州电网公司大力度的支持,将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作为攻坚重点,精简小微企业办电手续,推出低压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大幅降低接电投资、压缩接电时间,放宽低压供电容量限制,为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扩大受益面,兴义供电局将小微企业低压接电容量由100千伏安提升至315千伏安。今年7月以来,全州315千伏安(不含)以下小微企业新装51户,兴义供电局通过“三零服务”为用户节省设备购置费和施工费近85万元。
“不仅供电及时,兴义供电局千方百计为我们节约费用。”兴仁市百德镇围塘村马坎地养殖场负责人张定国说。兴义供电局通过业扩界面和投资界面的延伸,为该养殖场节省资金45万元。
兴义供电局还推行“1+N”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即在答复客户“1”个安全经济供电方案的同时,提供包括能效诊断、节能改造、运行托管等在内的“N”个能源增值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同时,兴义供电局坚决贯彻中央降电价精神,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客户电价平均每千瓦时7.07分,为全州民营经济客户节约电费成本约4500万元。
“一度电便宜7分钱,我家一年用3万多度电,能够节约2000来块钱。”兴义市农家小厨餐馆的老板匡其龙介绍。
强化电网 用电更可靠
民营经济要发展,不仅要用上电,还要用好电。
2018年,兴义供电局投资7.48亿元加强电网建设,其中的5.6亿元将用来升级配电网,确保补齐配网短板,消除设备安全隐患,落实一小时行动方案和电压质量提升方案。其中,兴义供电局生产、基建配网低电压项目共计209个,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解决低电压台区180个,安装调压器36台,改造低压下户线22个台区,新建线路276余公里,解决了9400户低电压问题。
“用电根本不用愁,从来没在客流高峰期停过电。”安龙县栖凤街道响乐村“一品农家”的老板李梦柯喜滋滋地说。此前,安龙供电局在响乐村投资了200万元新增了3台变压器,留足发展空间,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通过加强电网建设和低电压整治等手段,兴义供电局切实降低停电时间,提升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升,到2018年底,供电可靠率达9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降低30%以上。
可靠电力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法宝。
普安县才华手袋厂是当地政府的重要招商引资企业,也是江西坡镇的重要扶贫企业,曾接到过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订单,今年上半年产值超过3亿元,直接、间接带动1000余户老百姓增收致富。
“报装快,服务也快,不管大小问题,只要是涉及用电的,供电所随叫随到,从来没有因为停电影响生意。”普安供电局经常主动上门做用电检查,优质服务和可靠供电给才华手袋厂总经理孔海留下了良好印象。
同样家住普安县江西坡镇的李银河已经厌倦了在外漂泊打工的日子。
“一直在外也不是个办法。我想开家网店,卖点核桃、茶叶什么的,把家乡的土特产推销出去。”李银河准备春节过后就到供电所报装用电,不仅开网店,还要开个小型加工厂炒茶。
李银河不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独特个体,而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在优质电能助推下,在安龙蘑菇小镇、普安东城区,在整个黔西南州,“万众创业”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左右江革命老区正在焕发新的活力。(龙玉玺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