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兴义

黔西南州救助站推进阳光救助 64名流浪人员有了兴义户口

更新:2018-12-18 17:23|编辑:六弦|浏览:933|评论: 0 |来源: 贵州都市报
摘要:  12月17日,记者从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站为64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集体户口,这些流浪人员正式拥有兴义市户籍。为流浪人员现场采血  结束“黑户”身份  近几年,黔西南州救 ...
  12月17日,记者从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站为64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集体户口,这些流浪人员正式拥有兴义市户籍。


为流浪人员现场采血


  结束“黑户”身份

  近几年,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先后接收了百余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在陆续的寻找中,为部分人员寻找到家人,并将其送回了家,但是一直滞留在站中的还有60余人。

  这部分人员,因他们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也无法取得合法身份,因而不能办理保险,享受救助。

  长期以来,他们的医疗、生活费用等都由救助站解决。

  同时,由于人员为“黑户”,一方面不利于管理,另一方面被救助人员也没法享受城市中应有的福利待遇。

  为此,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在2016年开始未雨绸缪,最后在兴义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的帮助下,开始为“黑户”办理户籍。直至2018年12月,滞留在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已经分批全部落户。

  男子女子名不同

  为流浪乞讨人员上户,其名字、生日等都成为主要的困难。

  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业务负责人晏倩告诉记者,经过几经思量,黔西南州又被称为“金州”,由此,为流浪乞讨人员取姓为“金”,而救助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救助安置,据此男子取名“金助X”,女子则取名“金安X”,而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则取自万字书。

  “如此一来,一方面没有重复的字,另一方面我们也方便记录救助的人数。”晏倩说,救助站的站长罗贵安为集体户口人员的监护人。

  此外,出生年份依据体貌特征或者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测。

  从此后,流浪人员将不再流浪,还能享受城市的相关福利。

  据了解,虽然已经上户,但是救助站还将继续帮助他们寻找家人,寻到家人后就可办理转户及销户等手续。

  “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晏倩说,此举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彰显一个城市的温情,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给流浪乞讨人员上户口,打开制度化、持续化救助通道。同时,流浪乞讨者成为新市民,还能改变其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的状态,就可以对接低保、医保等制度化渠道,从而为接下来真正融入城市做好铺垫。(祝庆庆)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兴义

黔西南州救助站推进阳光救助 64名流浪人员有了兴义户口

  • 编辑:六弦浏览:933评论: 0 贵州都市报
  •   12月17日,记者从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站为64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集体户口,这些流浪人员正式拥有兴义市户籍。


    为流浪人员现场采血


      结束“黑户”身份

      近几年,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先后接收了百余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在陆续的寻找中,为部分人员寻找到家人,并将其送回了家,但是一直滞留在站中的还有60余人。

      这部分人员,因他们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也无法取得合法身份,因而不能办理保险,享受救助。

      长期以来,他们的医疗、生活费用等都由救助站解决。

      同时,由于人员为“黑户”,一方面不利于管理,另一方面被救助人员也没法享受城市中应有的福利待遇。

      为此,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在2016年开始未雨绸缪,最后在兴义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的帮助下,开始为“黑户”办理户籍。直至2018年12月,滞留在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已经分批全部落户。

      男子女子名不同

      为流浪乞讨人员上户,其名字、生日等都成为主要的困难。

      黔西南州救助管理站业务负责人晏倩告诉记者,经过几经思量,黔西南州又被称为“金州”,由此,为流浪乞讨人员取姓为“金”,而救助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救助安置,据此男子取名“金助X”,女子则取名“金安X”,而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则取自万字书。

      “如此一来,一方面没有重复的字,另一方面我们也方便记录救助的人数。”晏倩说,救助站的站长罗贵安为集体户口人员的监护人。

      此外,出生年份依据体貌特征或者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测。

      从此后,流浪人员将不再流浪,还能享受城市的相关福利。

      据了解,虽然已经上户,但是救助站还将继续帮助他们寻找家人,寻到家人后就可办理转户及销户等手续。

      “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晏倩说,此举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彰显一个城市的温情,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给流浪乞讨人员上户口,打开制度化、持续化救助通道。同时,流浪乞讨者成为新市民,还能改变其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的状态,就可以对接低保、医保等制度化渠道,从而为接下来真正融入城市做好铺垫。(祝庆庆)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