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烹饪界颇引人关注。提到黔菜,你了解多少呢。贵州省坐落于神秘的云贵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致使山中盛产上百种中药材、上百种天然的野生食用植物及繁衍着上百种野生小动物,靠山吃山,使得贵州的饮食文化博采奇珍异兽,尽享高原自然精华。对众多美食家而言,品尝黔菜实在是他们心存已久的梦想和口福。
一个在饮食上颇为讲究的民族,必定有着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贵州一个世居着多民族的省份,其饮食文化融合了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及方法,不仅特色性强,民族性强,而且天然的营养成分及独特的烹制方法也是得到各界赞誉的。
八大菜系改“34地域菜系”?
日前,有报道援引中国烹饪协会官网的通知,称今年9月将正式揭晓全国34个地域(含港澳台)菜系的概述,以及各自菜系的经典代表名菜、主题名宴和代表品牌企业的榜单。
记者注意到,这份通知显示,中国烹饪协会今年以来向全国广泛征集了“中国地域菜系经典名菜”、“中国地域菜系主题名宴”及相应名菜、名宴的代表品牌企业,以形成“中国菜”的国家饮食文化整体概念。
有报道称,中国各个省市的饮食都各有其特点,“原有的‘八大菜系’等说法并不能将它们全部概括”,也难以体现中国餐饮文化的全貌和丰富多彩。
不过网友对此事也存在争论。有网友反问,“八大还记不住呢,还分三十多”;也有人觉得这是弘扬饮食文化。
记者就上述两事致电中国烹饪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协会近日将会对此进行说明。
中国烹饪协会官网截图
舌尖上的争议
事实上,有关中国饮食的争论有太多,不只是“鄂菜”或“楚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八大菜系”还是“34地域菜系”的问题,甚至连“菜系”这个词本身也被一些文章认为历史不长、“比春晚长不了几年”。
网上有文章统计,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整理了中国菜系的争议。其中包括四大菜系、五大菜系、六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十二大菜系、十四大菜系、十六大菜系、十八大菜系乃至二十大菜系等诸多分类法。而其中各种分类方法中还有不同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菜系”之争外,各地方菜品历经上千年的流传,口味也有所变化。
资料图:成都川菜文化体验馆。张浪 摄
其中,《梦溪笔谈》中的记载经常被引用为论据。宋代沈括在这本书中称当时的口味是“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这显然与今天“南甜北咸”的口味格局相去甚远。
另一个站得住脚的论据是,大约在16世纪,辣椒才传入中国。而今天以辣椒为关键调味剂的川菜显然与古代巴蜀饮食的面貌不同。
当然随着八大菜系之说广泛流传,这样的说法逐渐为民间接纳。
资料图:特色蒙餐。李爱平 摄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第九大菜系”的位置也不乏争论。陕西、云南、贵州、河北、东三省都做过如此努力。最近一次似乎是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宣布中国第九大菜系——“蒙餐菜系”正式问世。
有趣的是,在历次关于菜系的讨论中,总是有网友这样回复——第九大菜系不一直是食堂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