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岁的马娟是普安县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10年前,她的丈夫不幸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得知消息的她,如晴天霹雳,站在丈夫病床边一个劲地流泪。在丈夫病倒之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丈夫承担,如今丈夫半边身体都动不了,连端杯水都费劲,这一瞬间,马娟感觉天都塌了。
过了好一阵子,她定了定神,走进医生的办公室,仔细询问医生关于她丈夫的病情。当她听说他丈夫病情很不好,可能永远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她在心里反反复复地掂量着,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决定带丈夫回家。告诉父母,她会好好生活的,别担心她,她会学做家务的,她一定会照顾好她丈夫的,请双方放心。
就这样,马娟把丈夫接回了家。每天现学做饭、洗衣等家务事。丈夫身体不会动,洗脸、刷牙、穿衣、洗澡等等每件事都离不开她。吃饭,丈夫不会端碗,她得一勺一勺喂进嘴里;上厕所,小便丈夫拉在盆里,她又端去倒,大便经常拉不出来,她就戴上手套帮丈夫弄出来,从不抱怨;不论春夏秋冬,她天天坚持给丈夫洗澡、擦拭身体,给丈夫换衣服、换裤子。每天不管自己多劳累,她还坚持给丈夫按摩做复健,希望丈夫早日康复。
记得刚得病那年冬天的一天晚上,她去上晚自习去了,忘带手机出门,家里只留下年迈的公公和读一年级的女儿照看丈夫,当晚丈夫突然发病,昏了过去,联系不上她。无赖之下,公公一边打120急救,一边叫她女儿立即跑到学校去叫她。一个7岁不到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夜,跑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找她。当她赶到医院时,丈夫已被医生从死亡边沿救了回来,医生告诉她,幸亏送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当时就吓哭了,后悔忙去上晚自习,忘记带手机,差点误了大事,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忘记带手机过,因为可能一次不留心她就失去最重要的人。
后来她听中医说,艾草能够治淤通血,中药的效果比西药好,她买回艾草和中药,每天都烧一大锅热水给丈夫洗澡,给丈夫泡脚。为了配合中药治疗,她还经常带丈夫去针灸,丈夫最怕打针,她就鼓励他说:“没事,坚强点,只要配合治疗,一定会好的。”
十年来,她每天既要上课,又要带孩子和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就这样十年如一日,她不怕苦,不怕累,不离不弃,任劳任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现在她丈夫已经能拄着拐杖慢慢走路了。这期间她还抽空去学车,刚得到驾照,她就买了一个二手车来练技术,想着可以经常开车带丈夫到兴义的医院去做康复训练,还可以带丈夫到周边旅游景点散散心。心情好了,丈夫的病也就好多了,他现在勉强能自己洗脸、刷牙、穿衣、上厕所了,吃饭自己也能用勺子吃了,有时家里实在没人,他也勉强能煮面条点吃了。今年女儿已在兴义中学读高二,家里没有的人可帮助她照顾丈夫,她担心丈夫复发,于是她换了一辆新车,每天都把丈夫带到学校去,让丈夫自己在学校附近煅炼身体,等她上完课后再一起回家。一到周末她就开车带着丈夫到兴义看女儿。皇天不负有心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医生都说她丈夫能恢复成这样,真是一个奇迹。
有人问她,这辈子后悔过这样的生活没有,她竟不加思索的回答:“今生无怨无悔!如果有来生,她还希望找这个的丈夫,只是希望这个丈夫健健康康的就行了”。
近些年来,单位多次想评选她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推荐她为“孝老爱亲”模范,她都拒绝了,她说,她这种不算什么好人,只是尽了一个妻子该尽的责任,不管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像她这么做,甚至比她做得更好,她想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她的心胸是宽广,是无私的,情怀是博大的,精神是高尚的,是可以传承的。
马娟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公婆眼里的好媳妇,丈夫心中的好妻子,女儿心中的好母亲,在普安县教师队伍和亲朋好友眼里是模范典型。她用她的爱心演绎着人间真情,她的事迹在普安县广为传颂,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彭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