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普安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实现由“预防干预”向“防治结合”的过渡,初步形成了“筛查—诊断—干预—随访—救助—治疗—康复教育”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各部门协调联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为强化组织领导,县委、政府先后成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专家组和印发了《普安县 2018 年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各部门责任分工和经费保障。协调各有关部门在县政府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了长效运行机制。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发挥卫生计生系统的医疗资源优势,全面提升该县出生缺陷干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组建全县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从全县卫生系统中抽调了各专业的医疗保健专家共计13人成立了“全县卫生系统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三是延伸服务内涵,推进防治结合:目前,群众对于出生缺陷干预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确保出生缺陷隐患能够得到有效消除,县政府在《普安县 2018 年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孕前及孕早期叶酸增补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一级预防措施,保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 90%以上,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知识知晓率达到 95%以上,健康检查项目工作进度达 100%,确保计划怀孕及孕早期妇女叶酸服用率达到 90%以上,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 80%,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积极扩展服务内涵,落实各项随访治疗措施,切实做到了“防治结合”。对参与婚检和孕前检查的群众进行充分告知,对于异常甚至不宜婚(孕)的给予医学建议和治疗方案。对经产前诊断确诊高危的孕妇由妇幼保健机构告知其采取正确措施。
四是优化资源整合,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设立防治专家库。县级设立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遗传优生科、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五官科、医技科等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专家库专家为两高(高风险、高危)人群提供技术服务。其次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教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对检查流程进行优化,建立健全全县三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做到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风险评估、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儿救治工作相互衔接,起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更好地巩固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
此项工作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构建和谐幸福家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