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石本有灵,凿之即现!晚清兴义石雕名匠的佳作值得一看~

2018-4-2 16:06|发布者:小乘|查看:7746|评论:0|来自:兴义之窗
摘要:石本有灵,凿之即现。小池静静,岁月蜿蜒 下午屯刘氏庄园内散布着一方方水池,兼具消防和观赏的作用,时称之为“太平池”;在忠义祠四合院东侧十余米处,一株百年缅桂冠枝随风,护卫着一方别致水池。水池里睡莲挺茎 ...

    石本有灵,凿之即现。



小池静静,岁月蜿蜒

    下午屯刘氏庄园内散布着一方方水池,兼具消防和观赏的作用,时称之为“太平池”;在忠义祠四合院东侧十余米处,一株百年缅桂冠枝随风,护卫着一方别致水池。水池里睡莲挺茎,游鱼悠然,池弦石栏上阴刻秀丽刚健的颜体楷书“何妨小住”四字,最吸引人的,是那栏板雕刻映入眼帘的古旧图案。


“何妨小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光飞逝,如今的刘氏庄园,已经成为展示兴义历史最重要的人文窗口之一,宾客南来北往,驻足流连。小小一方水池,数块古旧栏板,福、禄、寿、喜,中国传统的美好祈祷竟然无一不含。这方水池,栏板下的垫板石,一只只蝙蝠妙趣横生,图案上的蝙蝠都是悬头倒垂、双翅伸展,即符合蝙蝠静止休息时的真实状况,又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好的起到对上部栏板的支撑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蝠、福同音,将“福”置于底部,暗寓万事皆以福为基础,祈盼阖家平顺以及“福到”的意思跃然而出。


松下幽径,闲鹿漫步

    水池栏板图案中,两只野鹿头顶祥云,踏着虬劲松树枝杆,一前一后悠哉游哉。正是松下幽径,闲鹿漫步的意境。此外,还有一块残损不可再安装的栏板构件,野鹿曲胫低头,作准备衔芝状,整体虽残破,然其做工之圆润流畅依旧清晰。这鹿,也取谐音,喻意着“禄”。福禄双至,何其美好。再增寿、喜,锦上添花。在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时常以“星”、“鹤”、“蟠桃”、“松树”等来代表长寿。这方太平池上,喻意“寿”的图案有很多。


 “寿鸟衔桃”

    太平池北侧一块栏板,透雕着祥云包围的两只大鸟,前鸟迈步展翅,曲胫回顾;后鸟姿势相似,奋力直追,口里还衔着一只带着蒂叶的饱满寿桃,急于献寿,正是 “寿鸟衔桃”的传统图案。从寿鸟衔桃栏板转一个角,一条背生双翅的龙,仿佛翻飞于波涛翻涌的海浪之上。它,是中国神化传说中的“应龙”。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小说《述异志》介绍:“水虺(huǐ)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yìng)龙。”这应(yìng)龙,数千年长成,实是龙里的精了。取其图案雕刻,自是祈祷家中之人长命百岁。


应龙喻长寿

    除了栏板,太平池的一根望柱之上,一只蹭狮玲珑别致,绕到它的峰后,只见那狮尾,规规矩矩雕刻成一个寿桃的形状,自然里又带点滑稽,却是构思别致,设计精巧。栏板左侧的凤凰祥云衬托,翅尾舒展,曲身昂首,凤眼紧盯麒麟,作紧随之状。麒麟、凤凰两神物之间,有一块隔板,竖向行书阴刻“麟凤呈祥”四字。


麟凤呈祥


设计精巧


    太平池上又旧又黑的石栏板,初看上去豪犷无章,雕得又粗又笨。不过,眼光跟随那刻刀旧痕游走,一幅百年前的兴义风物图一展无余。慢慢的观察,只见石栏板的浮雕以石山作为背景,表面的粗拙之下,丛峰连绵,仿佛随随便便的三两刀,喀斯特山石典型的瘦、皱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兴义独特的喀斯特峰丛、峰林明了清晰。石栏板中部石峰之下,一株古松冠顶横伸,针叶毕现,遒枝间满布青苔,衬托得古松绿意盎然。巧的是,整幅雕刻图案,古松仅伸出冠顶,松映峰腰的观感,使得连绵丛峰的底部到底什么样子,让人遐想。同时,又凸显出兴义苍峰剑入云霄的气势。



兴义风物

    石栏板最右侧峰壁之上,一条瀑布挤出顽石,银帘倒悬,挂于崖壁之间,瀑落峰底,蜿蜒奔流。嶂壁峭立,飞瀑随风,溪径奔涌,这个场面,分明就是马岭河的样子。这个时候,面前的石头好像活了一样,瀑溪水动,崖壁叶摇的生机刺透庄园的宁静,告诉你这座刘氏庄园坐落之处的别样景致。在那些山峰的上面,即为石栏板雕刻的剔地部分,平平整整,随着连绵峰顶的曲折,自自然然透出一片洁净的天空。就在古松所在部位的峰顶天空之中,浅浮雕的三只飞鹤喙、爪清晰,羽、冠纤细,一只振翅高飞,一只逐云紧随,还有一只回望曲颈。松树盘山,仙鹤翱翔,松鹤延年的喻意不言而喻。



石狮、石鹿

    这幅图案里足登布鞋,腰带缠身,衣袖轻挽的人物,发髻如神,眼鼻精准,就连衣裤上随身而动带出的皱褶都栩栩如生。不过,这只是雕刻技艺的高超罢了。再仔细些看看山水间的这个人,举手投足间悠然自得,眉目面颊里舒畅惬意,早已完全融入了山水的空明,享受着大自然无尽的清新。这是在告诉世人,除了山水的安逸,自身的煅练也不可缺少。能够处于这样的宜居之地,是福,得珍惜。



生活劳作


    苍峰、飞瀑、碧水、古松,还有那嬉戏的禽鸟,曲膝展臂的人物,以及这幅组构图案之下隐藏着的风和日丽,清新空气,天、地、人三者合一,这就是百年前的兴义。遥想当年,李景高与吴开国(晚清兴义有名石雕工匠)在设计和雕刻这幅图案时,就地取材,一定走遍了兴义的山山水水。在他们的心底,兴义肯定是一方宜居的乐土。于是,在他们的雕刀下,山水如生,人景合一。如果山不在他们心中,那在刻凿这块栏板时,就不能够把兴义山水处理得这样悠然流畅,把处于兴义山水间人物惬意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文字参考来源:文化兴义  图片:王明念 严建萍)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

石本有灵,凿之即现!晚清兴义石雕名匠的佳作值得一看~

编辑:小乘|浏览:7746|评论: 0 | 兴义之窗
摘要:石本有灵,凿之即现。小池静静,岁月蜿蜒 下午屯刘氏庄园内散布着一方方水池,兼具消防和观赏的作用,时称之为“太平池”;在忠义祠四合院东侧十余米处,一株百年缅桂冠枝随风,护卫着一方别致水池。水池里睡莲挺茎 ...

    石本有灵,凿之即现。



小池静静,岁月蜿蜒

    下午屯刘氏庄园内散布着一方方水池,兼具消防和观赏的作用,时称之为“太平池”;在忠义祠四合院东侧十余米处,一株百年缅桂冠枝随风,护卫着一方别致水池。水池里睡莲挺茎,游鱼悠然,池弦石栏上阴刻秀丽刚健的颜体楷书“何妨小住”四字,最吸引人的,是那栏板雕刻映入眼帘的古旧图案。


“何妨小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光飞逝,如今的刘氏庄园,已经成为展示兴义历史最重要的人文窗口之一,宾客南来北往,驻足流连。小小一方水池,数块古旧栏板,福、禄、寿、喜,中国传统的美好祈祷竟然无一不含。这方水池,栏板下的垫板石,一只只蝙蝠妙趣横生,图案上的蝙蝠都是悬头倒垂、双翅伸展,即符合蝙蝠静止休息时的真实状况,又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好的起到对上部栏板的支撑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蝠、福同音,将“福”置于底部,暗寓万事皆以福为基础,祈盼阖家平顺以及“福到”的意思跃然而出。


松下幽径,闲鹿漫步

    水池栏板图案中,两只野鹿头顶祥云,踏着虬劲松树枝杆,一前一后悠哉游哉。正是松下幽径,闲鹿漫步的意境。此外,还有一块残损不可再安装的栏板构件,野鹿曲胫低头,作准备衔芝状,整体虽残破,然其做工之圆润流畅依旧清晰。这鹿,也取谐音,喻意着“禄”。福禄双至,何其美好。再增寿、喜,锦上添花。在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时常以“星”、“鹤”、“蟠桃”、“松树”等来代表长寿。这方太平池上,喻意“寿”的图案有很多。


 “寿鸟衔桃”

    太平池北侧一块栏板,透雕着祥云包围的两只大鸟,前鸟迈步展翅,曲胫回顾;后鸟姿势相似,奋力直追,口里还衔着一只带着蒂叶的饱满寿桃,急于献寿,正是 “寿鸟衔桃”的传统图案。从寿鸟衔桃栏板转一个角,一条背生双翅的龙,仿佛翻飞于波涛翻涌的海浪之上。它,是中国神化传说中的“应龙”。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小说《述异志》介绍:“水虺(huǐ)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yìng)龙。”这应(yìng)龙,数千年长成,实是龙里的精了。取其图案雕刻,自是祈祷家中之人长命百岁。


应龙喻长寿

    除了栏板,太平池的一根望柱之上,一只蹭狮玲珑别致,绕到它的峰后,只见那狮尾,规规矩矩雕刻成一个寿桃的形状,自然里又带点滑稽,却是构思别致,设计精巧。栏板左侧的凤凰祥云衬托,翅尾舒展,曲身昂首,凤眼紧盯麒麟,作紧随之状。麒麟、凤凰两神物之间,有一块隔板,竖向行书阴刻“麟凤呈祥”四字。


麟凤呈祥


设计精巧


    太平池上又旧又黑的石栏板,初看上去豪犷无章,雕得又粗又笨。不过,眼光跟随那刻刀旧痕游走,一幅百年前的兴义风物图一展无余。慢慢的观察,只见石栏板的浮雕以石山作为背景,表面的粗拙之下,丛峰连绵,仿佛随随便便的三两刀,喀斯特山石典型的瘦、皱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兴义独特的喀斯特峰丛、峰林明了清晰。石栏板中部石峰之下,一株古松冠顶横伸,针叶毕现,遒枝间满布青苔,衬托得古松绿意盎然。巧的是,整幅雕刻图案,古松仅伸出冠顶,松映峰腰的观感,使得连绵丛峰的底部到底什么样子,让人遐想。同时,又凸显出兴义苍峰剑入云霄的气势。



兴义风物

    石栏板最右侧峰壁之上,一条瀑布挤出顽石,银帘倒悬,挂于崖壁之间,瀑落峰底,蜿蜒奔流。嶂壁峭立,飞瀑随风,溪径奔涌,这个场面,分明就是马岭河的样子。这个时候,面前的石头好像活了一样,瀑溪水动,崖壁叶摇的生机刺透庄园的宁静,告诉你这座刘氏庄园坐落之处的别样景致。在那些山峰的上面,即为石栏板雕刻的剔地部分,平平整整,随着连绵峰顶的曲折,自自然然透出一片洁净的天空。就在古松所在部位的峰顶天空之中,浅浮雕的三只飞鹤喙、爪清晰,羽、冠纤细,一只振翅高飞,一只逐云紧随,还有一只回望曲颈。松树盘山,仙鹤翱翔,松鹤延年的喻意不言而喻。



石狮、石鹿

    这幅图案里足登布鞋,腰带缠身,衣袖轻挽的人物,发髻如神,眼鼻精准,就连衣裤上随身而动带出的皱褶都栩栩如生。不过,这只是雕刻技艺的高超罢了。再仔细些看看山水间的这个人,举手投足间悠然自得,眉目面颊里舒畅惬意,早已完全融入了山水的空明,享受着大自然无尽的清新。这是在告诉世人,除了山水的安逸,自身的煅练也不可缺少。能够处于这样的宜居之地,是福,得珍惜。



生活劳作


    苍峰、飞瀑、碧水、古松,还有那嬉戏的禽鸟,曲膝展臂的人物,以及这幅组构图案之下隐藏着的风和日丽,清新空气,天、地、人三者合一,这就是百年前的兴义。遥想当年,李景高与吴开国(晚清兴义有名石雕工匠)在设计和雕刻这幅图案时,就地取材,一定走遍了兴义的山山水水。在他们的心底,兴义肯定是一方宜居的乐土。于是,在他们的雕刀下,山水如生,人景合一。如果山不在他们心中,那在刻凿这块栏板时,就不能够把兴义山水处理得这样悠然流畅,把处于兴义山水间人物惬意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文字参考来源:文化兴义  图片:王明念 严建萍)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