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2015年,安龙县史志办创新党建扶贫形式,率先走进村寨开展文化宣讲,为全面做好党建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聚集了能量,提振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山岔村是安龙县史志办帮扶的“支部结对·干部结亲·精准扶贫·同步小康”扶贫联系点,该村共辖14个组851户3996人,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多民族杂居村。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了许多民生信息,为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领会国家政策,经史志办党支部与山岔村党支部商议,决定于2015年11月5日在山岔村联合开展一次融知识性、趣味性、文体性于一体,以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主的党建暨党史知识进基层宣讲活动,拉开了史志办村村寨开展文化宣讲的序幕。
在山岔村照碧组的文体广场,宣讲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举行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史志办干部职工上讲堂”宣讲,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整脏治乱 从我做起”宣讲,最后还举行了党史知识进基层运乒乓球抢答题、夹弹珠抢答题趣味比赛活动。抢答题目内容涵盖中共党史,十八届五中全会、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整脏治乱、精准扶贫、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本次宣讲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大家纷纷认为很受教育,政策方面的宣讲通俗易懂,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既及时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普及了相关知识,又增强了史志办干部职工与村组干部及群众的交流,密切了联系,活跃了气氛,增进了感情,传递了正能量,提振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山岔村今后的发展起来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安龙县史志办自2015年被明确为山岔村同步小康挂点帮扶单位后,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在人少事多、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派出1名领导任扶贫工作组组长、1名干部任村“第一书记”进村挂点帮扶,时时了解该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次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农户开展“干部遍访贫困户活动”。同时,单位主要领导还时常带领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与村组干部和农户交流座谈、了解情况,帮助村组拟定发展规划,为农户脱贫致富出点子、想办法、找出路。目前,县史志办已挤出办公经费2万多元,为山岔小学、岔河小学20名留守及贫困儿童分别送去书包1个、文具盒1个、作业本10个等学习用品;分别在两所小学开展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宣讲活动;向山岔小学、岔河小学赠送了《安龙县党史大事记》《安龙县党史(1935—1978)》《安龙县地方党史知识120问》等党史书籍和宣传册。帮助该村申报文化体育健身项目1个、沟渠建设项目1个、公路建设项目1个,协调解决了1名少年的入学问题,处理村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处,联合开展党建暨党史知识进基层活动1次,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2次。
文化宣讲进村寨活动的成功开展,拓展了党建扶贫工作的渠道,为党建扶贫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活力。安龙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玲对史志办开展文化宣讲进村寨,多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说,扶贫工作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扶贫,更重要是扶智,也就是要抓好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扶贫,如果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扶贫工作做好了,扶贫工作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史志办的文化扶贫为全县党建扶贫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学习与借鉴。(通讯员 杨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