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您好!欢迎来到兴义之窗/ 手机客户端/ 官方微信/ 在线投稿

兴义之窗

您现在的位置:兴义之窗>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晴隆

宁波市捐资助晴隆沙子镇三合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更新:2018-1-11 09:25|编辑:王忠义|浏览:1969|评论: 0 |来源: 兴义之窗
摘要:隆冬时节,冬阳普照,走进晴隆县沙子镇三合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靓丽新村风景,蓝天白云下青瓦白墙的漂亮民居鳞次栉比;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组串户路纵横交错,将青瓦白墙的民居户户相连;整洁宽敞的庭院前,迎着冬 ...
    隆冬时节,冬阳普照,走进晴隆县沙子镇三合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靓丽新村风景,蓝天白云下青瓦白墙的漂亮民居鳞次栉比;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组串户路纵横交错,将青瓦白墙的民居户户相连;整洁宽敞的庭院前,迎着冬阳盛开的三角梅下,晒着太阳的农家男女正谈论着牧草、茶叶、薏仁米、蔬菜等产业的收入和发展前景,暖暖冬阳,丝丝微风,好不惬意!

    谁能想到,曾是道路坑洼泥泞、村容村貌有碍观瞻的三合社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纷纷外出务工,是一个外人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的地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大家都向往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这些不算什么了,现在连个小孩出来都有手机,出门两步就骑摩托,自来水也拉到了家门口,住的房子漂亮,吃的又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我们三合社区的日子好过多了。”细数近年来农村的变化,三合社区七组布依族居民余应美快人快语,难掩内心的喜悦。

    “现在有了宁波的支持和国家实施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小康生活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在宁波市的鼎力支持下,借助便利的交通,发展产业,让生活更加富裕。我现在正发展蔬菜、西瓜等产业,专蔬菜种植,我一年就有1万多到2万元的收入。”具有20余年蔬菜种植经历的居民汤光明,年过半百,从他淳朴的话语中,我们明白了他正编织着一个“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绿色梦。

    2014年初,三合社区被确定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打造点和宁波对口建设的新农村。

    当年,晴隆县委县政府、沙子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判,确定群众积极性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三合社区按照“社区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进行建设。三合社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整合交通、建设、水务、草地畜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通讯等资金4900余万元(其中宁波市资助600万元),完成了小型农田灌溉引水渠项目21公里,修建通社区油路14.5公里,硬化通组路串户路15.2公里,农村危房改造125户,村庄整治649户,建成6200平方米广场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40盏、果皮箱14个、垃圾箱11个。如今,三合社区通村路硬化率达到90%,通组路、串户路硬化率达到80%,全社区通讯网络全覆盖,群众确确实实感受到“城镇”生活气息,居民满满“获得感”。

    建设中,沙子镇和三合社区遵循民族意愿,房屋改造严格按照小青瓦、抛物面、白粉墙、矮墙砖、布依族传统画、体育健身娱乐场、雕花窗格调布局等建设,将一个贫困落后的布依寨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美丽社区,一幅颇具民族风格的美丽社区画卷徐徐展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其目的是要推动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富足。要推动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富足,只有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社区主任张涛得意地告诉记者,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中,为了让三合社区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社区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做“土”文章,打“气候”牌,大力培育发展“草地畜牧、茶、蔬、烟、薏”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产业转变,积极培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此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此基础上,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农村社会面貌的美丽嬗变,真正让居民群众住上安逸房子、过上安逸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真正实现乡村美丽繁荣,文明和谐。

    近年来,在晴隆县委县政府和宁波市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三合社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成立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3个15完工程”,拉开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序幕。目前,全村发展人工草地4000亩,建设种羊场3个,育肥场3个,标准化养殖场16个,羊存栏12000只(其中草地畜牧公司6000只),覆盖农户300余户;种植茶叶2560亩,覆盖农户180余户;发展薏仁米3000亩,覆盖农户400余户;种植蔬菜1000亩,覆盖农户400余户;烤烟200亩,产业覆盖农户80%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成立振兴茶叶、兴沐养殖、恒兴种养殖、心怡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

    “要说这些年社区发生的变化,真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在外出打工多年,返乡发展产业、成立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居民余应江惊叹家乡的变化,“这些变化,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宁波市,修路、整房子、建广场、安单双杠、立路灯,建篮球场,让我们茶余饭后,劳作之余,有了休闲纳凉、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在三合社区七组生活了40余年的布依居民罗成说,以前寨子村容不整,进寨道路狭小泥泞,卫生和设施都很差,猪牛粪、垃圾随处可见,是全镇出名的“脏乱差”,走路臭哄哄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住的更是破烂的瓦房,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很乏味,时常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斗嘴……

    如今,三合社区两委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养”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居民公约、“红十条”,设立了整脏治乱社会治安综合巡逻岗、监督岗,等,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居民都参与其中。

    “环境变美了,民俗变淳朴了,寨风民风也得跟着美!”这是环境改变后社区两委和居民的共同心愿。于是,沙子镇将“道德讲堂”、“农民见习所”搬进了村寨,围绕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习俗、新风尚内容,举办运动会,成立了布依山歌队、舞龙队、二胡对、腰鼓队等多个民族文化表演队伍,通过“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八”等传统节日,举办“画眉斗鸟赛”、“布依山歌赛”、“篮球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传承布依族山歌、布依族蜡染铜鼓、唢呐、二胡、腰鼓、小打音乐等文化艺术,培养了一批热爱民间文化的布依文化传承人。

    “得益于宁波的帮助,如今,三合社区变美了,山野变绿了,居民变富了、小伙姑娘变‘洋’了,三合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啦!”社区支书王天喜一脸喜悦并信心满满地说,目前,村里正与浙江临海一家食品加工厂签约,种植红米500亩,由该加工厂以每市斤30元收购三合社区种植的红米;与百灵药业合作,发展林下中药材黄金种植900亩。

    看着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着改变,生活在三合的广大居民们对各自身边发生的变化都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易江华 李拼鳌)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惊讶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查看全部评论(0)

更多信息 >>图片推荐

《兴义之窗》简介|联系方式|免责声明|广告服务|QQ|布苗之乡|手机客户端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0859-3244148

技术咨询:0859-3112359|投稿热线:0859-3114520|频道合作:18985992826|广告热线:0859-3554999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Copyright 1999 - 2019 Xyzc.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07001096号-6

返回顶部
> 本地资讯 县市动态 > 晴隆

宁波市捐资助晴隆沙子镇三合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 编辑:王忠义浏览:1969评论: 0 兴义之窗
  •     隆冬时节,冬阳普照,走进晴隆县沙子镇三合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靓丽新村风景,蓝天白云下青瓦白墙的漂亮民居鳞次栉比;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组串户路纵横交错,将青瓦白墙的民居户户相连;整洁宽敞的庭院前,迎着冬阳盛开的三角梅下,晒着太阳的农家男女正谈论着牧草、茶叶、薏仁米、蔬菜等产业的收入和发展前景,暖暖冬阳,丝丝微风,好不惬意!

        谁能想到,曾是道路坑洼泥泞、村容村貌有碍观瞻的三合社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纷纷外出务工,是一个外人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的地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大家都向往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这些不算什么了,现在连个小孩出来都有手机,出门两步就骑摩托,自来水也拉到了家门口,住的房子漂亮,吃的又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我们三合社区的日子好过多了。”细数近年来农村的变化,三合社区七组布依族居民余应美快人快语,难掩内心的喜悦。

        “现在有了宁波的支持和国家实施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小康生活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在宁波市的鼎力支持下,借助便利的交通,发展产业,让生活更加富裕。我现在正发展蔬菜、西瓜等产业,专蔬菜种植,我一年就有1万多到2万元的收入。”具有20余年蔬菜种植经历的居民汤光明,年过半百,从他淳朴的话语中,我们明白了他正编织着一个“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绿色梦。

        2014年初,三合社区被确定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打造点和宁波对口建设的新农村。

        当年,晴隆县委县政府、沙子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判,确定群众积极性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三合社区按照“社区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进行建设。三合社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整合交通、建设、水务、草地畜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通讯等资金4900余万元(其中宁波市资助600万元),完成了小型农田灌溉引水渠项目21公里,修建通社区油路14.5公里,硬化通组路串户路15.2公里,农村危房改造125户,村庄整治649户,建成6200平方米广场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40盏、果皮箱14个、垃圾箱11个。如今,三合社区通村路硬化率达到90%,通组路、串户路硬化率达到80%,全社区通讯网络全覆盖,群众确确实实感受到“城镇”生活气息,居民满满“获得感”。

        建设中,沙子镇和三合社区遵循民族意愿,房屋改造严格按照小青瓦、抛物面、白粉墙、矮墙砖、布依族传统画、体育健身娱乐场、雕花窗格调布局等建设,将一个贫困落后的布依寨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美丽社区,一幅颇具民族风格的美丽社区画卷徐徐展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其目的是要推动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富足。要推动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富足,只有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社区主任张涛得意地告诉记者,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中,为了让三合社区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社区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做“土”文章,打“气候”牌,大力培育发展“草地畜牧、茶、蔬、烟、薏”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产业转变,积极培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此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在此基础上,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农村社会面貌的美丽嬗变,真正让居民群众住上安逸房子、过上安逸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真正实现乡村美丽繁荣,文明和谐。

        近年来,在晴隆县委县政府和宁波市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三合社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成立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3个15完工程”,拉开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序幕。目前,全村发展人工草地4000亩,建设种羊场3个,育肥场3个,标准化养殖场16个,羊存栏12000只(其中草地畜牧公司6000只),覆盖农户300余户;种植茶叶2560亩,覆盖农户180余户;发展薏仁米3000亩,覆盖农户400余户;种植蔬菜1000亩,覆盖农户400余户;烤烟200亩,产业覆盖农户80%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成立振兴茶叶、兴沐养殖、恒兴种养殖、心怡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201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

        “要说这些年社区发生的变化,真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在外出打工多年,返乡发展产业、成立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居民余应江惊叹家乡的变化,“这些变化,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宁波市,修路、整房子、建广场、安单双杠、立路灯,建篮球场,让我们茶余饭后,劳作之余,有了休闲纳凉、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在三合社区七组生活了40余年的布依居民罗成说,以前寨子村容不整,进寨道路狭小泥泞,卫生和设施都很差,猪牛粪、垃圾随处可见,是全镇出名的“脏乱差”,走路臭哄哄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住的更是破烂的瓦房,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很乏味,时常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斗嘴……

        如今,三合社区两委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养”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居民公约、“红十条”,设立了整脏治乱社会治安综合巡逻岗、监督岗,等,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居民都参与其中。

        “环境变美了,民俗变淳朴了,寨风民风也得跟着美!”这是环境改变后社区两委和居民的共同心愿。于是,沙子镇将“道德讲堂”、“农民见习所”搬进了村寨,围绕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习俗、新风尚内容,举办运动会,成立了布依山歌队、舞龙队、二胡对、腰鼓队等多个民族文化表演队伍,通过“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八”等传统节日,举办“画眉斗鸟赛”、“布依山歌赛”、“篮球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传承布依族山歌、布依族蜡染铜鼓、唢呐、二胡、腰鼓、小打音乐等文化艺术,培养了一批热爱民间文化的布依文化传承人。

        “得益于宁波的帮助,如今,三合社区变美了,山野变绿了,居民变富了、小伙姑娘变‘洋’了,三合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啦!”社区支书王天喜一脸喜悦并信心满满地说,目前,村里正与浙江临海一家食品加工厂签约,种植红米500亩,由该加工厂以每市斤30元收购三合社区种植的红米;与百灵药业合作,发展林下中药材黄金种植900亩。

        看着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在发生着改变,生活在三合的广大居民们对各自身边发生的变化都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易江华 李拼鳌)

    网友点评
    (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查看全部评论(0)

    兴义之窗反馈电话:18985992826

    公安机关备案号:黔5223010200007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