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之窗讯 12月8日至9日,由安龙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安忠任组长,县人大农经委主任张利民、民宗侨委主任班庭夫等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先后深入到万峰湖、栖凤、普坪等镇(街道)就《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两年多来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万峰湖镇实地查看了扶贫项目资金实施的中药材基地,坝盘民族村寨、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在栖凤街道西河村查看了贵州省安庆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普坪镇胡巷村查看了绿壳蛋鸡分户养殖,乐庄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分户养牛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还分别听取了相关业(户)主的生产(养殖)经营情况介绍,与业(户)主及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交谈,听取了镇相关领导及扶贫工作站负责人对宣传、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介绍。在县扶贫办召开了扶贫办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全县贯彻实施《条例》情况的汇报和其他参会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介绍。
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对《条例》实施以来全县按照《条例》的规定在争取扶贫资金抓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努力实现减贫摘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如县扶贫办在人少事多扶贫面广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做好全县各个扶贫项目的统筹管理,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做到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为精准扶贫,早日脱贫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调研组在与干部群众交谈和实地查看中也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是对《条例》的宣传面还不宽,人民群众知晓率还不高。二是产业发展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三是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烂尾工程、久拖不决,资金拨付报销率低,造成资金积压或者空头帐现象。四是没有形成部门联动机制,资金整合使用效果不好。五是县扶贫办及各镇(街道)扶贫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扶贫工作的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人大副主任韦安忠代表调研组就如何抓好新常态下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讯员 胡连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