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工业强州”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晴隆加快工业强县进程,2017年,晴隆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现5亿销售额,产量成倍增长,这一增长正是晴隆“工业强县”的缩影之一。
晴隆县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晴隆盘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是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6亿元(含12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坐落于光照镇孟寨村,占地16万平方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成毅告诉记者,公司2017年日产水泥6000吨左右,月生产20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目前。公司员工共280人,带动周边村寨人口就业195人,占公司员工人数70%,有效解决周边村寨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困难。
公司成立初期,因水泥市场处于低靡期,盘江水泥一直呈亏损状态。2016年公司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化管理优势,通过不断采取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智能升级等措施,实现扭亏,销售量从2014年的76万吨上升至2017年的200万吨,实现销售量成倍增长;销售额从1.5亿增至5亿,2017年上缴税款4000万元。
盘江水泥常务副总经理王成毅告诉记者:“今年是达到了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生产指标200万吨,就开始盈利,在今年已经有几千万的盈利,今年已经把之前的企业亏损弥补回来。”
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节能降耗改造,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装备,大幅降低了系统能耗指标,吨熟料能耗由以前的190公斤标煤下降到目前的100公斤标煤,降幅达47.3%。公司近年来还完善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大大缓解了员工劳动强度,通过岗位撤并、优化人员,在工厂产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员工由联合重组前的320人,减少至当前的280人,劳动生产率由每人每年2375吨,提升到目前的7142吨,增长率达200.71%。
王成毅介绍:“因为是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在整个设备、工艺和流程上面,是采用了全国最先进的技术。我们每一年在节能减排这一块的投入去年在1000万左右,今年在700到800万,都是在不断地改进。”
盘江水泥总经理毕国庆对记者说:“水泥厂的生药制备车间,它采用的是新型设备B式粉磨机,它的主要的优点是比传统的电耗大大降低,而且是环保高运转率,我们开启这台粉磨机,包括它的维保运行只需要四到五个人。”
来到水泥厂总控室,记者清晰看到整个水泥厂的整个生产流程。
盘江水泥总经理毕国庆介绍:“这是水泥厂各个角度的巡检画面。这里也可以看到水泥粉末是采用滚压机这种方式,来提升我们的劳动效率,同时也节约我们电能的消耗。”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前来盘江水泥厂订货的水泥经销商聂银。
聂银对记者说:“他们家质量、包装各方面都很优越,每年我也就是提货量8、9万吨,每天都有5、6个车在厂里面提货。”
同时,该公司积极支持脱贫攻坚项目,今年共让利1000多万元,积极支持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并向贫困家庭捐资,助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
王成毅说:“截止到目前,组组通这块公路供应量有57848吨水泥,村村通这一块已经供应了70549吨水泥,因为组组通和村村通这一块是脱贫攻坚的项目,也是响应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政策号召,每一吨水泥比市场价低80到100块钱,组组通让利448万,村村通让利564万元。”(陈安乐 陈 鹏 左 清 摄影报道)